這里的病區(qū)有溫度
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,內科病房迎來了一位老朋友——一位曾在內科住院的年輕患者。

一見面,她就露出孩子般的笑容:“護士,我來看你們啦。”這不是去年送錦旗的患者,她怎么又來了?時隔一年,她這次因患肺炎需住院治療。寒暄中,她說想念這些曾經精心照顧她的醫(yī)護們,所以仍選擇在我院內科住院。這份老朋友的信任就是我們的動力,更是我們的責任。
接下來在其住院治療的這段時間,除了常規(guī)護理外,我們對這位特殊患者的護理更多了一份與其他患者不同的待遇——敏感和警惕。這份有別于他人的牽掛還要從其去年住院的經歷說起。

回憶起去年危急搶救的情形仍歷歷在目,那天忙碌的護士們在樓道里來回穿梭,突然從病房傳來了喊叫聲:“快來啊!有人摔倒了!”我立刻和同事順著喊聲跑進了病房,映入眼簾的是一位年輕的女患者躺倒在地、意識喪失、口吐白沫、全身處于痙攣狀態(tài),我憑著多年的工作經驗,當即判斷患者是癲癇發(fā)作,于是我大聲呼喊醫(yī)生,同事也以最快速度推來了搶救車。醫(yī)生到場后,立即給予了藥物靜脈推注,可是患者仍處于發(fā)病狀態(tài),牙關緊閉、全身痙攣。這時患者嘴角開始有血色唾液流出,為防止患者進一步加重舌咬傷,我立刻將紗布準備填塞進病人的嘴里,但是患者的牙齒緊緊咬著,紗布多次填塞失敗。急壞了在場的所有醫(yī)護人員,醫(yī)生再次下達了醫(yī)囑,靜脈推注藥物。我也將紗布緊緊攥在手里等待著時機,終于在患者松口的一瞬間,我成功的將紗布順利地墊到了患者的上下牙之間,患者再次發(fā)生舌咬傷的風險大大減小。同時隨著藥物逐漸起效,患者的痙攣癥狀也慢慢的減弱了,逐漸安靜了下來,最終脫離了危險。

隨后我們將患者抬上床,由于家屬不在,我們用毛巾擦去患者身上的嘔吐物,為其整理衣物,拉起床檔,將患者安置好。看到一切已經化險為夷,懸著的心才慢慢放了下來。這時,我才感到手隱隱作痛,仔細一看才發(fā)現原來在患者填塞紗布時被失控的患者咬傷了。

這件小事本來我們并沒有放在心上,但在患者出院時,家屬特意給我們科室送來了錦旗,并由衷的表示感謝。收下這份來自患者的贊揚與認可,不僅僅是對我院醫(yī)療實力的肯定,也是對醫(yī)護人員“以人為本,服務為民”理念的肯定與鼓勵。
在平時的工作中,我們每一位醫(yī)護人員都細心謹慎地對待工作,對待每一位病人都耐心細致且無微不至。今后,我們也會一直秉持著這份一切為患者著想的初心,讓我們的病區(qū)更有溫度。
上一篇: 下周一 小兒心臟內科又添重量級專家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