喉梗阻
因喉部或其鄰近組織的病變,使喉部通道(特別是聲門處)發(fā)生狹窄或阻塞,引起呼吸困難,稱喉阻塞,亦稱喉梗阻。
【臨床表現(xiàn)】
1.吸氣性呼吸困難 吸氣期呼吸困難為主的呼吸困難是喉梗阻的主要癥狀。炎癥、外傷、異物、水腫、腫瘤、畸形、聲帶癱瘓均可引起喉部氣道阻塞,導致呼吸困難。
2.吸氣期喉鳴 吸入的氣流,擠過狹窄的聲門裂,形成氣流旋渦反擊聲帶,聲帶顫動而發(fā)生出一種尖銳的喉鳴聲。
3.吸氣期軟組織凹陷 頸部:胸骨上窩和鎖骨上、下窩,胸部:肋間隙,腹部:劍突下和上腹部,稱為三凹征。
4.聲音嘶啞 病變發(fā)生于聲帶或聲門下腔,聲嘶出現(xiàn)較晚或不出現(xiàn)。
5.缺氧癥狀 初期出現(xiàn)呼吸快而深,心率加快,血壓上升;進一步加重則開始出現(xiàn)坐臥不安、煩躁、發(fā)紺;終末期則有大汗淋漓,脈搏微弱,快速不規(guī)則,呼吸快而淺表,驚厥,昏迷,甚至心搏驟停。
6.伴隨癥狀 (1)呼吸困難(2)吸氣性喉鳴音(3)三凹征
【治療原則】
1.根據(jù)呼吸困難程度選擇治療方法
(1)一度 明確病因,針對病因治療即可解決喉梗阻。
(2)二度 對癥治療及全身治療的同時積極治療病因,做好氣管切開準備。
(3)三度 在嚴密觀察呼吸變化并做好氣管切開術準備的情況下,嘗試對癥治療和病因治療。
(4)四度 立即行氣管切開術。若病情緊急可先行環(huán)甲膜切開術。
【健康教育】
1.向患者解釋病情,指出原發(fā)病治療和對癥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提高治療依從性。
2.針對病因,指導患者遵醫(yī)囑用藥,介紹藥物劑量、用法及不良反應。
3.指導家屬學會氣管切開術后家庭護理。
2022年1月制定
上一篇: 鼻竇炎
下一篇: 咽部腫物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